找工作这件事,哪有什么“标准答案”

来源:光明网时间:2023-04-16 10:32:24

严峻,依然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题词。据教育部数据显示,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,同比增加82万人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前些年,毕业以后到“大厂”(大型互联网企业)工作,曾经是大学生与大厂之间的“双向奔赴”。然而,随着近一两年大厂“降本增效”,业务线压缩,这条路径明显变得狭窄了。哪怕揣着名校学历,很多年轻人对能不能进大厂心里还是没底。对此,一些中介表示可以“打点”内部员工,帮助求职者通过简历筛选、笔试和面试,顺利拿到o f f e r。

据媒体报道,有中介提出全职内推服务费用为11.8万元,先付定金30%,拿到全职o f f e r后付全款,不进则全额退款。初次求职的大学生时常抱着“不容有失”的心态,认为求职就像学校里的做题、考试一样,以应试思维找工作,而宣称能够内推的中介仿佛就像“泄题者”。明明具备实力,求职者却花了“冤枉钱”。

找工作是一场“开卷”竞争

实际上,求职更多是个人综合能力的展现,是“开卷”的竞争,用做题思维找工作,难以得到理想结果。

在很大程度上,这种认知错位是由求职者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信息差造成的。因此,努力降低大学生求职者获取信息的难度,是一直以来高校促就业工作的重点。与学生从小到大习惯的统一考试、统一录取不同,就业市场从来都是分散的,求职者不能被动地等着工作找上门,而要善于搜集信息、分析信息,努力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,在自身能力与意向岗位匹配的基础上开展求职活动。

近日,各地陆续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。其中,除了举办校园双选会等常规就业活动,还开展重点群体帮扶行动。这些面向大学生的促就业行动,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求职者畅通地获得就业信息,让用人单位拥有更丰富的人才选择。

但是,即便社会各界都在使劲儿,想方设法让大学生找到一份理想工作,仍有不少大学生在毕业的最后时分仍然“迷茫”,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工作。如果不确定自己的心之所属,外界的帮助很可能徒劳无益。还有一些大学生,根本没有做好离开校园的准备,学历越读越高,却与社会需求渐行渐远。

在看到年轻人面临严峻就业压力的同时,也要看到,即便部分用人单位求贤若渴,但仍有不少求职者的表现“没在点上”,空有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意愿,却缺乏表现个人职业素养的能力。究其原因,问题还出在就业观上。

稳定的就业观让求职“水到渠成”

毕业之际找到一份理想工作,并不是大学最后几个月“临时抱佛脚”就可以顺利完成的,为此付出的努力,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始终。在很大程度上,学习就是为了培养职业技能,就是为了通过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,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相互激荡、同频共振。

因此,从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,大学生就不能再把学习的目的等同于升学,而要尽快确立自己的就业观,努力奔赴自己的职业理想。当然,部分大学生计划追求更高的学历也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,但无论是读研还是读博,最终是为了未来服务社会所准备的。

在大学里,常常存在的现象就是一些学生学习了某个专业,甚至成绩表现很好,但到了社会实践时却手足无措,或者对实际工作提不起兴趣。对此,学校一方面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,让教学考核更加贴合专业实践,让真正具有专业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;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对专业实践的兴趣,形成浓郁的“走出书斋”的氛围。

树立正确的就业观,也包括坚持自己的兴趣、志向,认清自己的真实能力特长,不在变化的就业市场中随波逐流。

就业市场上总有薪酬待遇高、人才需求量大的“热门岗位”,但岗位的热度可能只有几年,一个人为之奋斗的事业却是一辈子的。求职大学生不必为了当下某些岗位的热门,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,放弃自己早就确立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。如果只是因为“热门”而选择某个行业领域,哪怕轻松找到了“好工作”,这样的就业观仍然是不成熟的。

说到底,毕业生形成了稳定的就业观,从内心深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、缺乏什么,高校和社会各界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就业帮扶,让就业信息抵达有需要的人,让找工作这件事真正“水到渠成”。(记者王钟的)

编辑:张燕梅

标签:

图文推荐

热门文字

标签

精彩赏析